从韩国女团IVE的MV聊起,设计中的文化挪用
最近,韩国女团IVE推出的新曲“HEYA”,MV上线一天就突破1000万观看,不过在短短几天内就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MV中涉及的许多传统元素:祥云纹、山水画背景、中式绣花鞋、芭蕉扇、中国结、铜钱纹等元素,因为被一种相当粗暴的方式窃取在视觉之中而引起了大量的讨论与抨击。
IVE的一位成员安俞真在相关的宣传采访中提到:“我们在〈HEYA〉中用韩国风格拍摄 MV 和准备服装,这个非常有意义,准备的过程非常有趣,希望粉丝也能多多关注。”而这一对于中国元素引用的否认无疑引发了更大面积的愤怒和与声讨。
MV中对于中国元素的使用就像是未经标注的引用。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伴随着K-POP文化世界性的狂热,许多文化将在潜移默化之中——尤其是对东方文化难以细致分辨的人——被逐渐认知为属于韩国,成为了一场毫无疑问的文化挪用(Cuture Appropriation)。
什么是文化挪用?设计界存在哪些文化挪用?
文化挪用被定义为“从不属于你自己的文化中获取或使用东西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表明你理解或尊重这种文化的情况下。”
在对于文化挪用的阐述中提到:文化挪用的重点是文化变革(参见 Hahn 2011, 11f)。然而,采用一种文化的个别元素,如服装、首饰等,并不立即属于这一术语的范畴。只有以贬义、敌意或无反思的方式使用,从而压制或嘲弄相关文化时,才会被称为文化挪用(参见 Krieg 2019, 105)。有时,文化挪用也等同于盗窃和破坏边缘文化(Cuthbert 1998, 257)。这使我们所说的文化剽窃也涵盖在文化挪用的这一领域里。
事实上,早期的贸易为文化交流打开了大门,扩大了贸易,将异域风情的纺织品带到了新的市场,并允许了那些从前我们从未接触新奇事物激发设计灵感,但与此同时,也为文化挪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如今,现代设计已经成为了文化挪用的重灾区,尤其是在时装设计领域。
许多名人也曾经踩过文化挪用的雷区,碧昂丝因在MV中穿着宝莱坞服装出现而被指控文化挪用;一些人指责她对待印度文化遗产的漫不经心。《哈利·波特》的作者 JK 罗琳之前也曾因其在《魔法史》中对北美土著文化的处理而陷入文化挪用的指控。最近几年,快时尚品牌的文化挪用越来越频繁,比如 H&M 就因在该公司销售的围巾中对犹太祈祷围巾的文化挪用而受到批评。
2012年,美国的土著部落Navajo因为文化挪用正式起诉品牌Urban Outfitters:因为该品牌在其产品上使用“ Navajo”一词,包括酒瓶和内裤上都出现了大量纳瓦霍部落所特有的服饰、图腾。
并且,他们还指控该公司违反了《印第安人工艺品法案》(Indian Arts and Crafts Act) ,该法案禁止“在美国境内销售印第安人工艺品的不正当手法引诱”,从而保护印第安人制造的设计和商品不被剽窃和盗用国家,并要求它归还标有“Navajo”的 Urban Outfitters 产品中获得全部利润。
不可否认的是,设计始于灵感。“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家都受到其他人、艺术运动和艺术家的启发,”伦敦的室内设计师和艺术策展人 Jasmine Rosten-Edwards 曾经说。“当人们不承认自己受到了其它文化或其它人的影响,而且他们这么做纯粹是为了经济利益时,问题就出现了。”
而当查尔斯·凯莱布·科尔顿说:“模仿是最真诚的奉承”,他的意思并不是要以错误的方式盗用别人的文化。
创作者如何更负责任的设计?
挪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埃及人热爱自然,他们的莲花、圣甲虫和方尖碑后来被希腊人和罗马人采用;18世纪80年代拿破仑战役之后,埃及热席卷了整个法国,当时很少有人停下来想想是谁制作了这些物品ーー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你不属于这一文化团体之中,图腾、符号、饰品这些元素的起源对于非相关文化团体的人而言的确不那么重要。
但当我们把任何东西——长袍、面具或头饰——简化成一件漂亮的东西,而不去探究其背后的意义和符号时,对于文化的不尊重必然会造成糟糕的结果。罗斯滕-爱德华兹说: “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世界,进行这些对话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这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方式。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问题会更大。”
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于,作为学习这个系统的年轻设计师,他们从最开始就被教导要在任何地方挖掘灵感,将古代文化符号与最新的时尚潮流、美术和建筑相结合,除了创作过程之外不考虑任何其他东西。在教育中,也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其他文化,将其视为丰富的灵感宝库。然而,我们并没有教他们如何回馈他们从中受益的文化。
文化的交融并非坏事,但究竟应该如何更负责任的设计,如何避免陷入文化挪用的尴尬境地?印度知识产权律师之一萨菲尔•阿南德(Safir Anand)给出了一些答案。
“盗用往往是著名设计师或时装公司不自觉地从另一种文化中汲取元素,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对文化敏感的设计师/品牌承认其设计背后的传统,并适时地在财务和其他方面表扬文化承载者。因此,可以有把握地说,同意、补偿和信用在文化欣赏方面大有帮助。虽然借用文化肯定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但是需要以一种真实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主宰文化社区。确保这一点的最佳做法是,在使用任何文化元素(无论是主题、剪影等)作为设计/收藏的一部分之前,都要获得许可。”
对于创作者以及品牌而言,当受到其他文化的启发时,只需要遵循三个简单的步骤。“首先,承认灵感文化。然后,如果可能的话,与当地工匠合作,雇佣他们做刺绣或编织,或者回馈给那些边缘化的社区。”尊重是人们所要求的,当然,也是分享利润的一部分
作为消费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消费者的意识又应该如何提高?——教育可能是这个难题的第一步。“尽管一些消费者可能把产品视为一种商品或娱乐形式,但他们可能真的没有意识到文化挪用正在发生。通过鼓励对话,识别产品设计中的挪用行为,并了解这些群体的重要性和斗争,更多的男性和女性在更大的文化中将理解为什么这些类型的产品和娱乐活动会积极侮辱这些不太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我们学得越多,就能做得越好。”
重要的是,在设计里如何建立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从本质上而言,被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文化挪用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希望将异域文化作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成为裙摆上美丽的装饰品;而来自领国的挪用则更接近于窃取与化为己用,而这也是国内的网友感觉到愤怒的根本原因。
从这一点上而言,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情况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都视而不见,那么它们又如何能够被妥善的对待,并且能够更长久的延续下去?
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和设计师正在重新拾捡起起传统文化。所谓的“新中式”,也在被人诟病的过程中不断的被冲刷,直到去掉那些只见“形”,不见“神”的部分。
2021年创立于上海的喜行乐,立意于中式传统瓷器,尤其是广彩手绘瓷器的浓烈色彩和优美的廓形。将上世纪60年代的手工工艺瓷器充满中式美学的形态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的融合。带来现代创作者视角下的独特的理解,也在这样的过程之中,重新创造更符合当下消费者需要的中式美学。
soft-mountains (软山) 由龙红紫娓(彝族)创立于2017年,公司位于英国伦敦和中国上海。2019年,被《Vogue》international 评选为中国七大最优秀的新锐珠宝设计师品牌之一。 soft-mountains 根植于彝族传统文化与手工艺,采用现代设计语言,以首饰为载体表达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苗族文化中的“魂器”——银,借助新的语言被转述。
OPEN OBJECT是一个诞生于2017年的中国陶瓷设计品牌,通过融合现代主义风格与现有陶瓷材料技艺,他们重新诠释了“中国陶瓷”这个既有概念。OPEN OBJECT寻求简单的形态与比例,力图抓住永恒、均衡之美。OPEN OBJECT下设两条品牌线:LAB和MASS。LAB线与陶艺家、艺术家合作,仅生产限量品,用精湛的工艺来实现凝练的外观,超越普通商品的形态。MASS线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为主,用设计赋予陶瓷产品性能和美感上的平衡。
2020年,OPEN OBJECT以中国哲学、传统意趣为灵感“造园”,进行了一次以“吾有园” 为主题的实验拍摄。今年,他们继续延续对于东方哲学与美学的探索,推出八方春席 Ceremony of Full Spring与新的作品。
曾经中国元素和传统设计曾经一度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被视为过时和守旧的存在而蒙尘已久,如果只是一味的谴责被窃取的文化,却放弃了对它的珍视与传承,那么某一天它就将成为不被讲述的语言,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式”品牌涌现——哪怕风行带来了许多的跟风者,但对于文化的重新审视与关注,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