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ories

darkgrey background

16/06/2023

时晓曦:中国工业设计10年路

时晓曦:中国工业设计10年路

1过去的几十年里诞生了太多的新型词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让设计工具变得更加电子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让产品以更多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线展览和数字媒体等新渠道的涌现,更是让全球24个时区的新鲜资讯在短短几秒钟内触手可得。

这一切的变化,对设计领域来说,可以说是积极推动着设计群体的创新和思潮的繁荣。刚刚落幕的设计上海展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享誉全球的知名设计师的经典作品,更看到在过去10年中活跃在中国原创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除此以外,还有拥有各式奇思妙想、潜力无限的“年轻一代”,带来新材料、新媒介、新融合方式的试验。在信息高速传播和技术光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有了更全面的渠道与国际“接轨”。

10年设计环境的变迁,究竟带来了哪些里程碑式的变革?为我们带来哪些反思?设计上海编辑部邀请到深耕工业设计领域的影响者,来为我们展开中国设计这10年的变化与未来趋势。

 

从设计上海的第十年开始说起

今年展会是设计上海的十年总结,从规模和质量上来说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从丰富度、专业度上都有不少精彩的呈现,作为目前国内最具关注度的设计类事件之一,可以说是伴随了很多设计师的成长。

过去的十年,恰好也是中国互联网与自媒体发展井喷的十年。设计上海作为一个线下展会,在自媒体的时代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与传播度。

作为一个综合性设计展从以家具家居为主的内容,我们看到设计上海目前正在向更多元的方向探索。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艺术装置,新材料的出现,让设计上海向更专业、更权威的设计展会方向发展。

在设计上海的舞台上,设计师不仅仅是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也同样向观众传达了积极的观念,也让上海这座城市有了以设计为主题的城市标签。

工业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重要一环,在设计上海的活动上也占有了重要的比例,从论坛活动到展品都有工业设计师的深度参与,在中国过去的十年可以说也是中国工业设计爆发的十年,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的工业设计已经在国际上有了非常扎实的口碑和认可。

1

1

 

从“舶来品”到“国潮风”的转变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设计其实已经是国际领先。这一点在每年的国际设计大奖中可以明显看出,现在国际各设计大奖的获奖名单中,来自中国的品牌如OPPO、美的、小米等已经成为常客。在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设计团队中,也都有一些中国设计师在担任重要的岗位,可以说中国在工业设计在个体层面已经达成了很高的国际化水准。

但是客观来看,缺少系统设计方法论和品牌观念也是当下中国工业设计的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个案或优秀设计师,但是却很少向外输出现代的设计观念,优秀的设计个案和设计师也是基于西方理论和体系下培养而来的个体。

这可能是中国工业设计当下需要去学习和提升的重要方面。即使这些年非常有代表性的国潮风格已经初步呈现出了全球化的端倪,这已经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开始,中国的优秀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思考更多文化与风格性的因素,是从优秀个体到优秀系统进化的重要标志。

国潮设计作为这些年代表性的现象,从几个维度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第一,国潮并不是简单的对中国文化的复制,是一种基于文化母体的现代风格,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风格,而不是粗暴对传统文化的刨祖坟行为。第二,国潮并不是在单一行业出现,从影视、产品、餐饮、潮流,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影响,这是一种群体觉醒的特征。

我希望国潮的诞生可以触发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艺术运动,这是个时代的设计师基于对母体文化的共鸣与热爱建立的新时代风格,更重要的是这种新时代风格可以产生向外输出的价值的可能,当一种文化产生了对外传播的文化属性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国际化的影响力,风靡全球的日漫,好莱坞无一不是这样具有全球共鸣的文化产物。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设计

“设计本身就像一个多面体的镜子,我们将自身的经历以不同的角度再折射出来,形成我们主观认知与客观经历的融合。”

这十年来,因为工作与身份的变化,我对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2019年开始我担任日本优良设计大奖的评委至今已经有了5年,这让我能够以更广阔和国际化的视野来看待设计这件事,常年往返不同国家的经历,也让我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设计,同时也慢慢地理解了日本为何倾向于出简约而质朴设计,而美国人为什么钟爱购买装饰品,非洲人为什么需要手机上有手电筒。

这也是一个在中国出生成长的设计师无需特别的思考就可以作为中国风格的设计,因为中国味道是基于文化和长期对生活的理解才能调和出来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设计大师当他去尝试脱离自身文化母体的设计常常会翻车。

担任国际设计大奖评审的这些年也让我意识到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设计师做出的好设计可以让消费者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背景。例如大家如果去日本会感觉日本是一个整体很有设计感的国家,好像生活中每一处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即使去到一个餐馆或者便利店都会感受到很好的设计感。

有一项调查,在日本有超过80%的人群是知道日本优良设计大奖的,所以全民对于设计的认知是一个国家设计力很重要的基础,设计虽然由很多的技术和认知因素构成,但其内核的审美力确实社会环境长期的培养所致,所以我会慢慢开始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去让更多设计圈子以外的人了解什么是好的设计,让更多的人理解和认知设计。

中国目前在各个行业都有不少优秀的设计师,但是中国知道和理解设计的人群比例还是太少,如果中国能有超过80%的人能够更好的认识设计,我相信中国设计必然会成为国际化的代表之一。

1

 

科技促进设计:对未来的想象力

这十年内,中国在科技领域诞生很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设计,这和中国这些年整体的科技发展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科技对于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全球最为巨大的,在今年设计深圳展上的GOOD DESIGN SELECT策展中我们选择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中国设计,通过和国际优秀设计同台展出,向观众展示中国设计的进步与优秀。

这其中来自中国深圳的大疆无人机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作为一个非刚需的产品,获得全球用户的高度认可,它不仅仅解决了拍摄领域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扩展了人类的感知边界,让我们可以第一次如此轻松地感受到上帝视角带来的体验升级。好的设计不仅仅应该解决现有问题,更需要为人提供对于感知,认知和未来的想象力与灵感。

在科技领域中,以3D打印为驱动力的设计也在世界上舞台上崭露头角。近几年,中国3D打印企业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与成熟,让中国的设计师也可以更好地基于3D打印技术进行创新,来自中国地先锋3D打印品牌SCRY通过独特地3D打印设计,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取得了广泛地关注度,并已经与全球多家时尚品牌展开了联名合作。

1

 

产品设计的本质

产品设计的本质是围绕人在解决问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的需求会发生很多变化,设计也会随着需求产生新的形式。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的爆发,模糊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会对产品设计的需求产生一些根源性的影响。

在未来,面对产品的需求,设计师需要将这一类科技影响深刻的考虑到设计的行为中,我在今年提出“虚实同境”的概念也是对人在人工智能环境下生活方式的一种设想,作为物理实体的人类将以前所未有的沉浸方式参与到虚拟世界中,参数化作为重要的虚拟技术可以让设计更生动,用户体验更精准,融合了现实和虚拟的生活方式也一定会衍生出全新的需求,产品设计将如何面对虚实同境下的新需求非常令人期待。

1

查看更多资讯
Loading